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以下简称浙江院)是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浙江省科技厅、绍兴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发起的事业单位。作为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综合平台,浙江院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号召,重点围绕数字技术相关领域,通过市场化运作整合各项资源,实现数字内容先进技术研发与数字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
目前,浙江院已逐步形成数字演绎、数据应用、智能控制三大支柱型产业转化与应用。技术研发方面,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已获得50个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在授权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产业应用方面,联合城市科学研究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268 SC1,逐步形成行业标准,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寻找数字经济新增长点,形成文化与科技共同繁荣、政府受益、企业增收的共赢局面,打造经济、社会“双效益”。
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 九大数字技术简介
中科云游+核销系统
以文化+科技+旅游模式建立人文景区体验,以主题化、高沉浸、互动式等创新理念将景点内容一体化,同时利用我院平台的接口、核销、运维、结算等功能打通景区与区域服务,并在全城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和AR VR技术,将平面城市立体化,让城市像有生命一样互动游客,逐步实现过夜游。
云数据解算技术
独家推出“图文”和“影像”数据编码技术,解决了海量图文影像文件传输的宽带压力以及降低了存储成本。技术将实现以下功能:高比例图文压缩功能;高清视觉无损压缩;高识别率的OCR检索功能;加密和追溯功能;全文检索。将广泛应用于公安及交通部门、司法机关 、档案部门、建设管理局、工商税务部门、教育部门、卫生医疗养老、金融证券行业。
智慧水业水处理平台
利用RFID、4G、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将前端监测水文数据进行统一上传到后方进行统一管控。基于多水文含量界值相关研究,建立与完善治理江河污染,实现智能分析。通过水网的实时在线监测、监管与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通过制定智慧水处理网行业标准,做到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高精度识别算法技术
识别算法作为我院核心技术,在智能算法基础科研、产品工程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高精度识别算法中的人脸识别技术,突破性深度学习算法,实现99.8%精确人脸与证件比对,解决实名制难题。比对速度小于1秒,提升比对精度及速度3~5倍以上。芯片、操作级整体优化,高可靠稳定性,工业级硬件化产品。从人工到机器精确比对,比对成本降低到原有的1/5~1/10。
地上管廊智慧城市综合智能终端大数据平台
通过城市建设中无法去除的“道路照明、公交站牌、交通信号灯”作为切入点,使其成为智慧城市布局的物联网、感知网、车联网等设备的物理载体,在于解决智慧城市的末梢神经的设备综合落地问题,通过地下管网(光纤)与空中无线网络的信息传输,将通过运程云端信息的汇总与大数据处理,逐步解决智慧城市的一系列信息孤岛问题。
公交客运智能运管信息服务平台
基于全球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云计算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以智能化公交电子站牌与APP多种信息交互方式,搭建智能化公交电子站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化公交电子站牌,打造指挥监控系统和公交智能监控调度系统,实现城市公交车辆运行的信息化、数字化和可视化,为决策者提供线网空间分析、运力管理、计划生成、运能供应描绘及客流匹配运营决策依据。
中科智慧医疗综合管理平台
由床边支付系统、智能监测系统、临床决策系统、室内定位导航、智慧处方共同组成的一套智慧的医疗信息网络平台体系,将使患者用较短的等疗时间、支付基本的医疗费用,就可以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真正做到“人人健康,健康人人”。
中科数字内容众创平台
将城市互动式立体化,通过创建虚拟场景 给用户沉浸感的虚拟体验,现实世界与数字化信息叠加给用户的现实世界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和交互。吸引、扶持、孵化摄影、文创、音效等专业公司落户当地,为下游企业提供优质的技术、商务服务,引导人才在当地创业,带动税收提升就业,推动企业、政府“+互联网”转型。
智能环保检测技术
“机动车检测过程记录仪”是面向各省、地市车管、质检、环保等部门推出的监测设备,可应用于机动车排气联网监管系统和机动车安全检测联网监管系统的构建。该技术能有效增强环境保护部门的综合实力,增强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力度和执法强度,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信息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提高环保部门对机动车排气检测的监控能力和水平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基础,有效的控制大气污染,提高城市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