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巷村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马山街道东南面,四面环江,依水而建,是一个典型江南水乡。全村总面积0.5 平方公里,拥有耕地582 亩,水面300 亩,228 户人家,4 个村民小组,村民约700 余人,党员52名。走进尚巷村,路边两侧绿树成排,白墙青瓦,清雅别致,美如画卷,让人感到身心舒适。而说起尚巷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就不得不提起村里的“新乡贤书记”—骆国庆。
众望所归当选“村官”
2007年的尚巷村,村两委班子年龄老化,发展动力不足,村里长期处于发展停滞状态,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负债300余万,生活环境极差。同年,尚巷村进行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村民们觉得在外经商的骆国庆懂经营、善管理,让他带着大家一起发展准没错,便一致推选骆国庆当选书记。
曾在枪钉业摸爬滚打多年的骆国庆,原本已在天津成立自己的公司,实现了致富。街道和村有关干部找到他,希望他回绍带领村庄发展。“家乡需要我,当然要回来帮忙。”骆国庆毫不犹豫,即便知道村干部不好当,但他毅然决定将企业交给家人,返乡支持家乡建设。十几年来,从“生意人”到“村官”,他凭着一颗赤诚之心,将曾经的“负债村”打造成如今的全国文明村,巨大转变背后彰显的是骆国庆对家乡的赤子情怀。
自掏腰包垫资建设村庄
在新农村建设初期,村集体没有钱,为了加快建设进程,骆国庆先后垫资5万余元作为建设村庄的启动资金,随后用了2个多月时间遍访北京、天津、安徽、江苏等地乡贤, 向他们解说未来3年的村庄发展规划,经过骆国庆的讲解,外在的乡贤们纷纷主动捐款,筹措资金几十万元。
“以前村子脏乱差,路上随意堆放着垃圾、杂物等,每到夏天,村子里到处散发着臭味,蚊蝇乱飞,村民苦不堪言。”骆国庆说,“要把村庄建设好,首先要改变村庄的面貌。”与村民们达成共识后,骆国庆将多方筹措的资金用于道路、桥梁、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带领村两委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并按照“五化”要求对整治后的区域进行了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将实事好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赢得了村民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文化引领让精神富起来
2010年,是尚巷村新农村建设的第4年,村内基础设施已经一一竣工。 “村庄干净了,绿化也搞起来了,但我觉得村里还少了点‘味道’。”于是,骆国庆翻阅大量的历史书籍,参观学习中国比较优秀的农村建设样板,结合尚巷村历史特色进行了匹配设想,坚持“师爷文化”为总基调,以“师爷馆”、“师爷公园”、“师爷动漫”等为主题,培育文旅融合新引擎,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通过积极打造农旅融合特色村,尚巷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中国唯一一个师爷文化村落,最大限度地把文化生态优势转化为了经济优势,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
如今,尚巷村文化旅游发展一步一步走向正轨,此时骆国庆回过头来看整体的规划方案,最终目的是让尚巷村一方的老百姓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一个村子的发展离不开村民的支持与参与,所以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骆国庆鼓励村民进行民宿投资,不出门就能享受旅游所带来的红利,从而使更多的村民能够投入到师爷文化旅游项目中来,真正处理好了村庄发展和村民参与之间的关系,让村民们的“脑瓜子”和“钱袋子”都富了起来。
“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这是骆国庆的座右铭。在他的带领下,干群同心、上下同欲,尚巷村实现了从落后的“负债村”到“全国文明村”的华丽蝶变。(党建办 沈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