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产业
绍兴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围绕“一心四园两区”开展功能布局,是浙江省首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之一,总规划面积 9566 亩。经过不断地建链、强链、补链,已经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 IDM 半导体产业生态,已聚集半导体相关企业近百家,中芯、长电、豪威、比亚迪四个“世界先进”先后入驻。2022年,总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功率半导体项目顺利落户,这是比亚迪集团在国内规模最大的芯片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00 万个 IGBT 模块的制造能力,一期项目已投产,一季度将实现流片。2023年5月,国内规模最大的MEMS传感器芯片代工企业芯联集成成功上市,市值超400亿元,5年内将创造新的上市纬度,成长为一只超级IC独角兽;总投资560亿元的中芯三期12英寸数模混合芯片生产线项目也顺利签约并开工建设,将更大范围实现车规级功率半导体芯片和 MEMS 传感器芯片的国产化进程。 滨海新区先后成功入选首批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创建名单、“浙江制造”省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核心区;绍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正式揭牌;逐步形成“头部引领、集链成群,创新驱动、区域协同”的发展模式,成为国内MEMS传感器、功率器件晶圆制造和先进封装等领域“芯”势力。绍兴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连续多年获得全省综合考评前列,2023年获得全省第二名,产值已突破 650 亿元,力争到2025年平台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从而达到千亿级产业发展目标。 同时,总规划11平方公里的马海片区,围绕“泛半导体+”,以城市有机更新带动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新型工业化产业发展,努力打造“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示范标杆。目前,已引进钠创新能源、卫蓝新能源、铱太科技、芯越成等一批优质项目。
生物医药产业
绍兴滨海新区聚焦“细胞治疗谷”“创新医药谷”“智能康复谷”“营养健康谷”四大特色产业谷,前瞻布局大健康蓝海市场和产业平台,目前已集聚生物医药相关企业近200家,2023年产值突破350亿元,基本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协同、高端资源要素集聚的良好态势,拥有浙江医药、越海百奥、尚科生物等一批领军企业和歌礼药业、德琪医药、新码生物等一批创新药企,落户了国科离子、纽缤乐等一批高端项目。 滨海新区目前已累计拥有32个在研一类创新药品,6个国家级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成功实现4个一类新型药的研制。滨海新区还专门制定出台《生物医药专项扶持政策》,高标准建设了生命健康产业园、国科创新园、兴湾精准医学产业园等专业园区,落地了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等高端研发平台,设立了100亿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引进了一批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CRO、CDMO、CSO平台型企业,为项目引进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2020年1月,滨海新区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平台被列为第二批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培育平台,已连续3年在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综合考评中位居全省前四、生物医药类的第一名。2023年2月,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被列为首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
高端装备产业
绍兴滨海新区以“自动化、智能化、特色化”为主攻方向,着力推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的深度融合与综合集成,以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装备、现代环保装备、电子装备等为重点,形成具有绍兴特色、滨海辨识度、专业优势明显的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体系,现已集聚了以三花新能源、万向钱潮、格洛博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装备企业,以比亚迪、中科通信为代表的电子装备企业,以苏泊尔、安吉尔、友嘉为代表的生活电器装备企业,拥有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设立的研发平台,形成了高端装备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绍兴滨海新区以“源头供给+技术流转+产业化应用”的创新应用链条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现已布局从锂电到钠电、从液态到固态电池以及氢能等新能源细分领域,拥有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设立的科研平台,并先后组建钠离子电池技术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氢应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燃气轮机非金属材料研发中心、纯电动汽车空调与热管理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成功孵化钠离子电池领军企业——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引入锂离子电池百亿级项目——星耀大圆柱锂电池产业化项目,固态电池五十亿级项目——北京新能源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及生产基地,积极打造“蕴含高科技、极具标识度、富有引领力”的新能源产业链式集群新高地。
|